中国发展经济,实现自己的民族复兴需要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越发展在外交上遭遇的麻烦越多。其实这是“成长中的烦恼”。今日中国面临的国际...
外电称,在中国与其邻国就资源丰富的南海陷入日益严重争端之际,中国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倡导和平开发海洋,并警告历史上为争夺海洋发生的战争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路透社...
2009年中国外交自始至终高潮迭起。中共九巨头出访之密集、访问国家之多,属历史罕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领导人一边通过外交彰显“大国责任”,一边为经济发展...
中国在设计供给侧改革计划时,要从企业家角度来做考虑。政府须在“亲商”和“亲民”之间实现平衡。而中国企业家需要的是“制度化的政商关系”。文章说,在任何社会,企业家...
各省经济“年报”近日陆续出炉:中西部板块继续高速追超东部,东部在经历金融危机与转型阵痛后,经济逐步回暖。分析指,中西部崛起与东部转型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发...
留日学生“行凶刺母事件”从侧面反应出中国社会教育中对人性的教育、人的正义感的教育、社会法律意识的教育都有了缺位。救人于危机的老外的行为的确值得尊敬、激赏,而那些...
高铁技术在中国引进并改造后,成为中国产业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建议在中国全社会大力弘扬“高铁精神”,突出自主创新,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同时...
在环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不稳定环境下,中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表现优于预期,GDP增长仅较次季回落至6.9%,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已超逾50%...
15日的总理记者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四度喊出“痛”字,反映了总理的民本情怀。第一“痛”是改革之痛。在回答有关简政放权的问题时,李克强回答“确实很疼,而且在加...
一百多年前,中国无数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让“国宝”尽早“回家”成为数亿中国人及不少海外华人的夙愿。即将从挪威回归的圆明园石柱该放置在哪里,引起舆论和媒体的争议,归...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面临移民问题的双重烦恼:本国人才与资金净流出状况经久不衰,外籍人士入境经商、从业并长期居留者也日多一日。中国由纯粹的移民输出大国,变身为移...
又到一年两会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本属常年例会的中国两会吸引了全世界目光。也正因此,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两会。海外华人不仅能够近距离...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来临之际,一个特殊群体不应被遗忘:他们曾受日本法西斯荼毒,而侵华暴行让他们幡然醒悟,毅然加入反战行列;他们曾是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就,加速了全球减贫的进程,扭转了过去五十多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一直上升的趋势,使世界贫困人口首次下降。这是中国对全球减贫工作的重...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对中国的影响也远未结束,如果中国在应对这场危机中处理得当,中国将进一步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国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提高;...
西方主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问题意识转换,下个十年的焦点将是有关“中国的世界”之争论。从西方一些相关畅销书问世可看出焦虑。其实这种焦虑不必要,中国的世界与世界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