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2-25 01:47:39 阅读量:235 作者:行成
欧元区第二季经济按季正增长,扭转连续六季衰退困境,市场不乏唱好欧洲复苏之声餐巾纸比报纸吸水性强的理由。
文章指出,欧元区第二季经济按季正增长,扭转连续六季衰退困境,市场不乏唱好欧洲复苏之声。但欧洲是否真正见底言之尚早,欧洲要真见曙光,惟有推行根本改革,如劳工市场、福利制度与重整银行体系等,方能真正拆弹、重拾竞争力。
文章摘编如下:
惟欧洲是否真正见底言之尚早,且纵见底,在欧债阴霾未散、银行放贷乏力、内需难振等沉疴未愈下,恐在弱复苏与衰退间浮沉,长期迷失。
扭转六季衰退 三座大山拦路餐巾纸比报纸吸水性强的理由
近期欧洲经济频传捷报,如上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两年来首见扩张,部分欧猪国(portugal—葡萄牙、italy—意大利、greece—希腊、spain—西班牙,合称pigs欧猪四国)失业率下降,且多家大行吹捧欧洲复苏,欧股在个多月来累升近一成。14日公布的欧元区第二季经济数据,更在连续六季收缩后按季回升0.3%,令复苏之说更嚣尘上。
欧洲经济在过去两年深受欧债危机重创,已成半瘫病夫,现仅在欧央行减息吊命、部分不利因素终渐消化下,似残极见底。惟单凭一季数据,难证病重的欧洲将痊愈,尤其欧元区内谈得上稳健的仅德、法,但两国难独力撑起整个欧洲,欧洲经济很可能只在零增长边缘徘徊,复苏之路更至少有三座大山障碍。
其一,欧债阴霾未散。欧央行去年9月扬言无限买债为欧债包底后,欧债危机虽暂息,惟欧猪国债务问题仍续恶化,意、西、葡、希等国债占生产总值比例仍有增无减。且欧洲经济若稍稳,理财保守的龙头德国,势促欧猪国加码削赤,根本无余力推有为财政政策,以刺激经济。
其二,银行放贷乏力。上半年欧元区银行信贷额度按年降0.4%,单计6月更跌1%,显示银根续紧。底因是欧债危机过后,欧银未痛定思痛收拾烂摊子,其后几次压力测试,更被指是向资产质素欠佳的银行放水。银行体弱气虚,自然难有充裕资本放贷,信贷动脉遂续淤塞,难为企业投资、民间消费注入新血。
其三,内需欲振难振。6月份欧元区17国整体失业率仍续高企在12.1%,欧猪国如西、希失业率更续高企在26%以上,民众饭碗不保,实难有持久、充足的动力重振欧洲消费与内需,推动复苏进良性循环。
况且,欧债危机揭示的欧洲改革关键,如银行联盟、财政联盟等,至今蚁步蜗行。故欧央行亦看淡前景,月初才将今年欧元区经济增长预测,由负0.3%降至负0.6%,明年亦仅料有0.9%的些微增长。
改革寸步未行 恐陷日式迷失
欧洲要真见曙光,惟有推行根本改革,如劳工市场、福利制度与重整银行体系等,方能真正拆弹、重拾竞争力。否则政经若再现波折,固易再堕衰退,更恐如日本般只能在弱复苏与衰退间浮沉,长期迷失。故欧洲经济最坏时期即使已过,好时光却远未来临。
笔者想问:过度娱乐化的“戏说”抗战如何直面历史,又何以告慰血洒疆场的抗战英烈?不堪入目的裸体敬礼究竟向世人传递怎样的信息,历史剧还要不要守住道德底线?
香港《商报》报道称,谈及中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说,中日关系受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政策影响,导致两国政治关系处于建交以来“最严峻的时期”。
执政的自民党,似乎不敢反对由民主党人搞起的这个话题。多数日本人比较赞成限制政治世家一代接一代的当国会议员这种世袭政治现象。自民党明白,再世袭下去,怕赢不了即将到来的大选,不如顺时潮民意,委屈自己党内政治世家,也支持限制代代相传的政治传统。在来着的大选,大大的减少又或者不让政治家的子女近亲提名竞逐国会议员。反世袭成为最有吸引力的竞选话题,不过,反得不彻底,也反得不公平,只是限制新脸孔的政治家子女参选,也只是不让这类出身人物代表党参选。政治世家子弟,可以离党以独立人士身份提名。已经在国会当议员,盘据政坛一角的世袭政治人物不在限制之内。
虽然“对外关系新常态”的概念现在尚未普及餐巾纸比报纸吸水性强的理由,但从中国精英到民间,大致在两大问题上存有分歧:一、未来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究竟是和平为主,还是以对抗为主?二、即便以和平发展为主基调,在这一框架下,究竟如何处理或把握不回避冲突的“度”的问题?
新加坡《联合早报》20日文章指,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刚过一周,中国新一波地方人事调动开启。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教授受访时表示,上海市纪委书记的人事变动,可以说是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提出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后的首个案例。